找到相关内容15396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医·学佛·学生死

    何时,才能再得人身,再闻佛法。这个“了生死,出三界”千载难逢的机会,又要枉失了吗?每思于此,就不禁使人毛骨悚然了。   大约在三十五年前,在先严的鼓励下,为完成他老人家未竟学医的志愿,靠了运气...。三界如火宅,不要多留恋。唯有静下心来,好好念佛,求了生死,出三界,才是正确的当务之急。   转眼间已学佛快十年,希望在善知识指引下,没有走了偏差,但总觉得自己的学佛功力仍很差。退退进进,无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8392016753.html
  • 宣化上人——如何获得生死自由?

    宣化上人——如何获得生死自由?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三日 开示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,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,糊里胡涂地生出来,又糊里胡涂地死去。在生和死的期间,为名而...女,挂着财产放不下。可是,放不下也没有办法,到死的时候就得死! 学佛就是要明白生死,进而修行解脱生死生死的事情如果未明了,做什么事都没有意义。所以各位学佛的人,首先要把根本问题认清楚,要明白怎么样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276433.html
  • 生死契阔——摘自《红尘觉悟》

    生死不能自主。又说人之生,气之聚也。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这也是把人的生命看成是由生灭聚散不定的物质所构成。但是,道家指出人的生命存在的不由自主性,指出人的生死是气的聚散,是为了使个体的有限生命同化于无限的大通,并不否定现实生命的真实性。而佛家指出生命不过是四大和合与五蕴汇聚而成,则是为了点出人生的虚幻,揭示人的现实生命的偶然不实。而一个真正领会了佛家生死智慧的人,就会从对生命无常的认识中觉悟到既然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1848803.html
  • 郑晓江:佛教之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

    提要:佛教是一种了生死之学,佛陀出家觅道便是为了解决“生死大事“。世间...在对临终者之“灵”与精神层面的关怀和照顾。对“灵”的关注也正是当代临终关怀与传统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在,而正是在这一点上,佛教的生死智慧有了进入临终关怀事业的契机。实际上,佛教在当前临终关怀的事业中已有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0373234.html
  • 佛道关于生死、形神问题的争论

    佛道关于生死、形神问题的争论  汤一介  印度佛教在公元1世纪初传入中国,中国本民族的宗教道教于2世纪初建立,这两种宗教属于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,因此在宗教理论上存在着很大差异。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...佛道两教在生死问题上的争论作一比较研究,以说明它们在宗教理论上的不同观点。  一、佛教道教在生死问题上的分歧  许多宗教《包括佛教》都企图给人们解释“人死后如何”;而中国的道教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则是“人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2864380.html
  • 102岁本焕老和尚:生死已自在

    102岁本焕老和尚答记者问生死已自在,身体比年轻人还好 本焕长老,法名心虔,102岁。清朝光绪33年(1907)出生于湖北新州县。1930年出家,出自中国现代两位佛教宗师来果禅师与虚云法师的宗...困难,讨几个钱维持他的生活。你愿意给钱你给他,不愿意给钱不要轻慢他,这样就是积善缘了。 【生死问题,来去自由】 羊城晚报:本老102岁了,怎么看待生死? 本焕长老:我不想走,谁也拿我没办法;我想走,谁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5776171.html
  • 为什么说我们是罪恶的生死凡夫?

      问:“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,为什么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?有的人认为自己信受了阿弥陀佛的救度,可他不认为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,这个怎么解释?”   答:修学其它一切法门...不会认为自己还能修。善导大师怎么教导我们呢?“一者决定深信,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,旷劫已来,常没常流转,无有出离之缘。”不是相信自己能干、能修,而是相信自己什么都做不了。念念...

    五浊|五浊恶世|罪恶|净土宗|往生|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21351620225.html
  • 赖耶缘起对阐释“生死流传”的意义

    赖耶缘起对阐释“生死流传”的意义  陈雁姿  (一)绪论  古印度思想除少数派如顺世外道外,普遍地相信生死轮回与业报因果说。佛教亦不例外,故以“业论”来贯穿流转与解脱的人生。但佛教一方面继承印度传统...不善之处:另一方面却在旧说的理论基础上,再作会通及开展,集各家思想的大成。唯识宗建立阿赖耶识为流转的主体及感果的异熟识,并以种子熏习说明作业感果的原理,详尽地阐释无我而生死流转的历程。  “赖耶缘起说”...

    陈雁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3265584.html
  • 劫后余生者了悟生死只在一线间

      劫后余生者了悟生死只在一线间   陈国坤   世贸大楼十一日遭恐怖份子用民航机以自杀袭击的方式撞毁,纽约市有史以来遭遇如此巨大重创,许多处在现场的人事后才惊觉自己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。  ...,干脆喝酒。”   不少在世贸大楼和大楼附近工作的人,再回想十一日早上自己的经验,会猛然感觉生死就在瞬间,历经劫难之后,会更珍惜活著的意义。 ...

    陈国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3179027.html
  • 菩萨为何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修学大乘?

      菩萨为何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修学大乘?   (《十住毗婆沙论》选读 003 )   福严佛学院 院长 释厚观   既然三乘共入无余涅槃,菩萨为何勤苦修学十地,不如二乘速证解脱?   十住毗婆沙论》说声闻、缘觉与佛这三乘圣者都可以断尽烦恼,同样都可以得无余涅槃;于是就有人问:既然三乘圣者最后都是入无余涅槃而没有差别的话,那么菩萨何必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来修学大乘?   如《十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451780.html